時值嶺南炎夏,坐擁羅浮山的廣東惠州博羅縣,自古便是個消夏祛暑的好去處。走進位于該縣湖鎮鎮的一處村落,天藍、林綠、花艷、水清,屋舍儼然,土地平曠,石巷祠堂古色古香。東坡先生曾在《游博羅香積寺》詩中,以“東風搖波舞凈綠,初日泫露酣嬌黃”的句子,一抒眼中所見的田園野趣。
今天,選擇來博羅的人并非只為好山好水,這里旺盛的發展活力才是根本原因。
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在實體經濟,支撐在產業體系。“項目為王”是博羅近年來發展中一直堅持的理念,這一點,從目前正如火如荼建設的正威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二期項目當中,就能得到印證。
自該項目2020年10月動工后,僅歷時5個月就完成了產業基地建設和部分設備安裝調試等工作,實現一期部分投產,創造了惠州引進建設單體投資超百億項目的最快速度。
“我們的貨物主要銷往華南地區,如果外地車來不了,我們的貨流就沒法動了。”正威國際集團博羅項目總裁唐毅輝記得,今年春節后,博羅縣政府積極與企業溝通,為持有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外地司機開具通行證,保障了貨物運輸的正常進行,讓他們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
“無證明城市”的創建也是博羅的一張“金名片”。在城市區域內,個人和企業等其他組織,在前往行政審批部門、鄉鎮街道及公共服務機構申請辦理行政事項時,無須自己跑腿開具證明材料。
“以前忘了帶證照都得回去拿,沒想到現在這么方便,很多證明取消了,而且在一個窗口就能辦完業務,又快又好。”在該縣社會服務中心,剛剛辦理完企業開辦業務的市民曾女士說。
隨著營商環境的優化,項目和企業逐漸集聚。2021年以來,一批批項目在博羅動工投產,涵蓋了高端智能設備、5G通信、精密制造、信息產業等多個技術密集型行業,進一步補齊補強了當地的高端電子、智能裝備、生命健康等產業鏈條。
背靠羅浮山,博羅文旅資源十分豐富。然而,光靠傳統的種養,農民的錢袋子沒法鼓起來。和許多國內的農村一樣,該縣湖鎮鎮坪山村缺乏產業,2015年,村支書陳少明決定圍繞“農業+旅游”等模式,把發展鄉村產業的目光投向了廣州和深圳等城市。
在陳少明等黨員干部推動下,坪山村建起了一個占地約500畝,集田園風光、親子拓展、古村文化、越野露營、農耕體驗為一體的生態農場——“歡樂稻場”。農場一經建成,就吸引了不少來自廣州、深圳和東莞等城市的游客,旺季每天進村的游客人數超過1000人。
陳少明告訴記者,近期坪山村引進了總投資共10.5億元的4個項目。隨著新項目落戶,坪山村將會導入新的產業,不僅能更好地解決坪山村及附近村民的就業,而且也能促進當地消費。
編輯: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