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8日,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,由中國外文局、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、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、法國橋智庫主辦,人民畫報社、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、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、中國外文局中國圖書中心、中國外文局博聲文化公司、中國外文局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傳播研究院共同承辦的2021中國兩會·全球經濟發展智庫媒體論壇在京舉辦。
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,法國前總理、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拉法蘭,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鄭必堅,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、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,來自中國、法國、俄羅斯、哈薩克斯坦、印度、南非、墨西哥、阿根廷、巴西、智利等國的近20位前政要和知名專家學者圍繞“共商合作共贏新舉措 共享全球發展新成就”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。
▲全球經濟發展智庫媒體論壇現場。
▲杜占元致辭。
在開幕致辭環節,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指出,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,世界經濟困境“史無前例”,各國對合作共贏、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更有需要。后疫情時代,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,中國對自身發展更有信心。在“雙循環”新發展格局下,期待通過共商共建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與成果。他強調,在全球經濟發展方向和合作方式出現重大分歧的今天,我們更加需要通過交流減少誤解,通過互鑒搭建橋梁,通過文化塑造共識。
▲拉法蘭在線致辭。
法國前總理、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拉法蘭表示,和平發展是各國共同目標,為此需要加深理解、互通信息。當今世界,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單獨取得成功,都不應推行單邊主義或保護主義的做法,正確的方向是合作。為共同應對和完善全球治理,各國需要發展經濟,加強合作創新。全球化必將是世界一體化的未來。
▲鄭必堅致辭。
在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鄭必堅看來, 當今世界保護主義、單邊主義、民粹主義思潮,及其掀起的逆全球化浪潮,給世界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。人類面臨的“大變局”,意味著“大考驗”,而貫串“大變局、大考驗”的,是一項根本性的歷史要求,這就是在全球范圍內,各國在經歷多邊和單邊、開放和封閉、合作和對抗的重大考驗后,逐步實現“大合作”。
▲黃奇帆致辭。
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、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認為,為應對全球性挑戰,在危機中育新機,關鍵在于各國要加強合作。一是要踐行多邊主義,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;二是要堅持合作創新,助力全球經濟復蘇;三是要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,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;四是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,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。
▲高岸明主持論壇開幕式并作閉幕總結。
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主持論壇開幕式并作閉幕總結。他表示,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,需要各國踐行和維護多邊主義,建設開放型、包容性世界經濟,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,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。此外,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中國應在全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。
▲與會嘉賓圍繞論壇主題深入探討。
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,阿根廷正義黨主席、眾議院副議長希奧哈,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、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、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,法國橋智庫主席周瑞,南非全球對話研究所執行主任費拉尼·姆坦布,印度新南亞論壇創始人蘇廷德拉·庫爾卡尼,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,俄羅斯科學院Е.М.普里馬科夫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亞歷山大·羅曼諾夫,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中墨研究中心主任恩里克·杜塞爾·彼得斯,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、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,巴西商業領袖組織中國區總裁何塞·里卡多·約尼爾,哈薩克斯坦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古爾納·沙伊梅爾格諾娃,智利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費利佩·穆尼奧斯等政界、學界人士,圍繞當下面臨的挑戰、加強全球合作、對中國的期待等問題積極建言獻策。論壇發言環節由人民畫報社總編輯李霞、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于運全共同主持。
▲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發言。
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發言。
▲人民畫報社總編輯李霞主持論壇上半場發言環節。
▲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于運全主持論壇下半場發言環節。
▲論壇現場。
-END-
供稿:中國外文局國際合作部、人民畫報社 攝影:段崴、陳建、萬全、馬耕平
編輯:陽